国美电器董事长老婆(国美电器董事)
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。小时候,黄家境清贫,最困难时,黄光裕曾捡过破烂、捡过垃圾。也因为家境困难,他 16岁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,跟着20岁的哥 哥从老家广东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。
1986年,17岁的黄光裕(当时他还叫黄俊烈)跟着哥哥黄俊钦,揣着欠蒙古攒下的4000元,然后又连 贷借了3万元,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 东大街420号盘建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“国美”的门面。那里,黄氏兄弟卖服装,后来改卖先进口电器。
“当时我也琢磨过 做食品生意,但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还没有达到程度; 做服装,有服装、现有的讲究,我也不太懂。而家电相对比较固定型,我觉得自己做起来还比较合适。当时的家电还是有货不愁卖,就看你能不能进货。” 黄光裕在回忆当初创业时说道。
1987年1月1日,“国美电器店”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。虽然是有货不愁卖,但黄氏兄弟仍然决定走“坚持零售,薄利多销”的经营策略,而当时那个时装店 市场背景下,很多商家正在采用“售价高、 以图厚利”的经营方式。
黄光裕回忆说,其实当时有“逼”的成分。因为当时的商业机构主要是国有单位,有一级、二级批发站,有自己 的渠道和网络,实力比他强,门路比他多。 个体企业能够吸引来客户,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”,当时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——薄利多销。
低价策略为小小 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惊人的客源。不仅仅是薄利多销,在货源 “当时的洗衣机、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的,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这些货,就要去想办法。有时候,别人有很多产品,却没人来买 ,我就想办法从他把货拿过来。”为了寻找价廉物美 的“好商品”,国美并不是和当时很多的家电实习人员一样,从广东番禺关税区搞了一些走私货,黄本人一直没有正面回应,但间坊此事传闻很多。
但是,无论怎么样,你都不得不承认黄是一个 商业天才。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在这个市场上留下了很多痕迹,他首创的很多零售业拓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的通用模式。
1991年,黄光裕第一个 个想到利用《北京晚报》中缝打起“买电器” ,到国美”的标语,每周广告牌电器的价格。当时国营商店对于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“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”的层面,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,但黄 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首发 纸中缝。
很少有广告活动为国美吸引大量顾客,电器店生意“火得没了”,“所有存货一卖而光”。黄光裕乘胜追击,陆续开展了多个活动 码头,“国豪”、“亚华”、“恒基”,店名不一而足 ,1993年前,小店面已达七八家。
为了避免“消费者看了广告也不知到哪里买产品”的情况发生,黄光裕劝说那些用声音做产品形象广告 外国厂家与国美合作打广告,既做厂家广告开 其次黄光裕又向厂家要求,赠予国美一些样品作展示,并配备相应的产品专柜,使消费者能看、能摸,现场就能买 到。
1992年,黄光裕在北京地 初步区进行连锁经营,将他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“国美电器”,预示着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。
到1993年时,国美电器连锁店已经发展 至五六家。而黄氏兄弟财富增长后, 因为经营理念不同,两兄弟分家了,黄光裕分得了“国美”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。如果说黄光裕是大批厂家商品零售市场的一个“价屠夫”的话,至此, 黄光裕初步打造了“国美”这把“屠刀”。
24岁的黄光裕和哥哥分家后,开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电零售王国,并由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他和国美的财富神话:1993年,黄光裕的小门面 变成了 家大型电器商城;1995年,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;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……
“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,差一步而已,有时 是半步。” 黄光裕说。而凭着这先行者的“半步”,黄光裕信心倍增,奋力拓展。目前,国美已在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码头,年内实现达到400家。
“我不是 为了胡润而存在”
日前,黄光裕就蝉联胡润百富榜榜首接受记者采访时,心态十分平和地说:“这只代表社会对我们公司的一个评价。”“ 我从来没有计算过自己的身价 ——觉得算这个没什么意义。其实,中国的富人很多,而且我对‘中国首富’这个提法也没任何概念。”他说,今后会加倍努力,把国美集团继续做大做强。< /p>
黄光裕坦陈,他并不喜欢此类排行榜曝光自己的财富,但他也表示不怕上榜,“因为这个榜单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,企业的效益才是最重要的, 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的”。 认可李嘉诚的“ 商者无域”,黄光裕创业18年,铺位就了遍及中国的零售网络。2004年6月,黄光裕在香港证券市场上的交易,令所有者瞠目。他让市值只有2亿元的上市 公司,通过发行可换 股票据称,掏出88亿元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%的股权。 此次收购之前,胡润把黄光裕所有的财富定格在46亿元,而此次交易,使黄光裕一举 跃居“中国首富”的位置
“把国美的港口开到国外,这是我们一直在准备的事情。”黄光裕又恢复了以往淡淡的口吻。据透露,黄光裕正在考虑国美高层持股方案, 但他自己决不放弃绝对 而按照国美集团的设想,到2008年,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。如此看来,黄光裕的身价大幅升值空间。
在京打拼15年,赚 了15亿,并 2003年成功登上《福布斯》中国内地富豪榜第27名,这就是靠家电营销起家,对资本运营也十分在行的国美掌门人黄光裕。
创业原创,黄 光裕便敏锐觉察出 北京家电市场的巨大潜力,决计做长久生意,并确定了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,一举打破了过去百货店经营家电的垄断格局,使国美在北京迅速站稳了脚跟。1999年国美迈步崛起 建 立全国连锁网络的关键一步。 然而随后黄光裕却把国美电交给了国美电
器总经理一职托付给妹夫张志铭,自己另外的短片了总资产约50亿元的鹏润投资有限公司 ,退居幕后进行资本合作。
“互动、互助、互补”一直是黄光裕坚持的投资理念。国美利用商业经营的剩余,与房地产进行互补,曾获得不错的良好效益 。而在房价居高不下的北京 ,黄光裕也渴望“用做家电的模式做房地产”。鹏润家园不止一次打出价牌。
2002年10月26日,黄光裕重掌国美帅印。此外,黄光裕 对国美高层人事与组织 架构进行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,一年内国美震动之间歇,甚至引发了恶性的深度质疑。
黄光裕生长着名的深度寡言,2003年,身为鹏润投资总裁 、国美电器有 限公司总经理、中国鹏润集团主席的黄光裕仅公开亮相两次。黄光裕的低调也给国美带来了“无调子”的负面评价。有分析指出,人士在估价关注率相当高的国美 看不到实际运营所产生的、具有社会意义的运营经验或理论产品的逻辑。关键理论要素的包装导致国美品牌的高度、理论深度不够。而家族集权下能否持续有效运作,更是雪上加霜。 对黄光裕的最大考验。
标签:国美、老总、电器